认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早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边境管控、劳动力流动受限之前,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即已在频频挑战粮食系统的极限。为方便投资者了解全球格局,我们从粮食安全的四个要素(详见本页右栏)对38个国家进行了粮食安全指数排名。
- 供应量 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该指标的计算中,国内粮食产量占较大比重,因为受国际因素的影响相对有限。
- 可得性 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将粮食从产地向外运送的前提条件。可承受性也是必要条件,综合考虑个人财富、粮食价格等因素。
- 利用率 现有粮食的消费有否改善营养不良?安全性低、品质低下的粮食会拉低粮食安全指数评分。
- 稳定性 气候、经济、政治不稳定性较高的国家面临更高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因而粮食安全水平更低。稳定性的欠缺可能会严重影响其他三个要素的表现。
第一太平戴维斯粮食安全指数
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
非洲
肯尼亚和塞内加尔作为欧洲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其指数排名靠后,颇令人吃惊。喀麦隆、突尼斯至少有一个单项指标排名垫底。相比可得性,这些国家的粮食利用率问题更为严重,粮食安全、品质及整体健康水平使得营养不良风险升高。
亚太区
在亚洲地区,只要粮食供应充足,可得性一般不是问题,但利用率、稳定性表现一般,拖累平均分。出口型经济体新西兰、澳大利亚分列总排行榜第一、第五位,主要得益于在粮食供应量、稳定性两个指标上的出色表现。发展中国家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的粮食由于热量及营养素不足,品质较低,因而排名靠后。日本是粮食稳定性最高的国家,可得性排名第二。印度总排名在最后十名,另外各单项指标的排名也均在20名开外。
欧洲
西欧是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最高的地区,其中丹麦、荷兰、爱尔兰是该区佼佼者。东欧的新兴经济体在国内粮食产量上的排名均在前十,因而供应量表现良好,但在其他单项指标上的表现则存在显著差异。
中东
稳定型涉及政治、经济、商业气候,全方位影响着粮食安全,也是中东地区长期顾虑的一个问题。尽管如此,在较高利用率以及合理可得性的支撑下,中东地区平均得分仅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北美
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凭借持续的优良表现,评分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墨西哥稳定性表现不佳,拖累本国及邻国美国的排名。
南美
南美的总体表现受到粮食可得性的严重拖累,实体基础设施尤其落后。经济可承受性同样非常有限。南美整体低于全球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