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重新加冕“全球最昂贵城市”

住宅租金上涨,助力香港重回第一太平戴维斯居住/办公租赁成本排行榜榜首

Sophie Chick
第一太平戴维斯世界研究部主管

2018年11月

香港再一次登上第一太平戴维斯居住/办公空间成本指数排行榜榜首,但自2011年以来尚属首次。调查报告基于员工人均住宅和办公空间的使用成本,因此可以反映各企业机构在全球不同城市开展业务的成本。

住宅租金的上涨是香港升至榜首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在供应有限的核心豪宅市场(如南区)。另一方面,写字楼租金也在内地企业、新技术(尤其是金融科技)企业、联合办公运营商等的需求支撑下持续上涨。因此,以美元计算,香港员工的人均房地产成本在截至2018年6月末的一年中增加4.4%,至112,400美元。

纽约与伦敦

纽约跌至第二名,成本指数同比减少1.7%至108,200美元。由于市场供应过剩,住宅租金延续微幅下降趋势,尤其是豪宅物业。优质写字楼的租金也略有下降,企业租户继续减租、整合现有办公空间。

联合办公在纽约兴起的同时,业主也开始尝试资产差别化策略。供应过剩在中城区等板块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开工和优质项目翻新活动一直很活跃,但需求却难以跟进。

伦敦基本保持平稳,按英镑计算价格同比下降1.3%,但仍位居第三。经济承受能力和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继续影响市场气氛。

伦敦至今仍是员工人均居住及办公空间成本最高的欧洲城市。但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租金上涨,加之欧元走强使得国际企业在欧元区城市的租金成本变相上扬,伦敦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开始呈现缩小之势。

处于上行通道的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现为仅次于伦敦的欧洲第二高成本城市,以美元计算的成本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6%(以本币计算涨幅为11.3%),主要源于住宅成本的上涨。目前每名员工的年度空间使用成本为62,800美元(仍比伦敦便宜约三分之一),并且还在继续上升。

其他欧洲城市也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前十名城市中,都柏林的成本同比增加9.4%至59,900美元,而巴黎的成本同比上涨4.6%至58,100美元。 排在靠后的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马德里、法兰克福和柏林等城市,成本涨幅远高于5.2%的指数平均水平,但与排名靠前的城市相比,性价比优势依然明显。

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

放眼亚洲,没有哪座城市的成本可与香港相提并论。但近年来中国内地城市的排名迅速上升,其中最昂贵的城市是北京。在当地房地产市场维稳调控政策之下,北京的人均年租金成本为54,900美元,同比下降0.2%(以人民币计算则下降5.5%)。

深圳在该指数的排名上升4位至第16位,是整体居住/办公成本涨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以人民币计算的总成本同比增长14.4%,以美元计算则增长20.9%,达到48,700美元,仅次于上海的49,300美元。外来人口流入导致人口增长,推动深圳住宅租金继续上升。另一方面,办公空间需求也维持高涨,尤其是来自金融、专业服务、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联合办公等领域的需求。

中国其他城市的租金增幅高低不一,最低为重庆的8.0%,最高为天津的22%——这同时也是指数排行榜上的最高涨幅。尽管如此,天津的员工人均居住及办公空间租赁成本也仅比香港的七分之一略高一些。

在公司的选址决策中,空间使用成本只是其中一个驱动因素。但是,成本分析可以揭示世界各地城市的相互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住宅和商业空间成本的上涨能反映所在城市在某一时间点的强势表现,但城市的中长期基本面以及所在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才是企业租户及投资者预估成本、收益率走势的最佳参照。

以伦敦为例,尽英国脱欧导致较多不确定性,但伦敦仍得以保持相对欧洲其他城市的领先优势,其作为居住和营商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可见一斑。

 

居住/办公空间成本指数,2018年上半年

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世界研究部

 

全球四强的位次变化

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世界研究部

 

研究方法:我们使用第一太平戴维斯行政单位(SEU)这一核心商业单位来考察企业的房地产成本。每组行政单位由七名成员组成,代表一家初创企业,由此衡量并比较世界城市的住宅与写字楼成本。为计算居住/办公空间成本指数,我们从每个城市收集两组数据:一组来自位于核心金融区的小型金融企业,另一组来自位于非核心/创意园区的小型创业类企业,据此计算各城市企业员工的人均住宅及办公空间租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