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Y一代与住房负担能力

如果没有父辈或祖辈的资助,Y一代很难成为有房一族

Sophie Chick
第一太平戴维斯世界研究部主管

住房负担能力已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一个全球性话题,部分原因在于按揭贷款额度因监管收紧而大幅缩减。而其中最受影响的就是往往贷款需求最高、还贷压力最大的年轻群体。

在澳大利亚,25-34岁人群拥有住房的比例为45%(1986年的比例为58%)。在美国,35岁以下有房者的比例从1995年的39%下降至31%。英国35岁以下人群的住房拥有率仅为5%,每月应付房租相
当于按揭贷款月还款额的4.5倍。

这种代际效应超越全球金融危机,反映的是一种财富集中现象:房屋权益在房屋所有权、贷款和房价涨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集中到了老一代人手中。

与此同时,年轻的“无权益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购房门槛,因为房价在不断上涨、首付门槛也越来越高。Y 一代(亦称“租房一代”)不得不推迟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后利率普遍
低位,但想要买房,必要条件之一是具有双重收入。

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汇丰银行近期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千禧一代的住房拥有率已达到 70%。但细究其中原由,就可以证实这种现象其实也和财富集中在老一辈手中有关系。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惊人的储蓄率使“三代接力”购房成为可能。除了自己的积蓄,年轻人还得到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资助。如此,便出现了财富从老一辈向年轻一代转移的异常现象。

在世界其他地方,Y 一代可以选择租房。目前英语国家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租房,而购房自住历史较短的国家,租房比例往往较高(例如德国将近 50%)。

不过,在此前以租房为主的国家,购房自住率也呈上升趋势。可以预计,这些国家也将出现房产权益逐渐向老年群体集中的现象。

如何应对那些没有长辈资助就买不起房的租房一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政策挑战。没有哪个政府会希望 Y 一代租房到老,需要政府掏钱提供住房支持和租金补贴。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在如何保障租房供应,同时从更长远考虑,培养新一代的有房一族。

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紧迫,但中国等新兴国家也未必能够独善其身。我们预计,许多西方国家首次购房者经济实力及收入水平有限的现象,将能够抑制房价上涨,导致房价增长放缓。